信息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咨询 >> 论文共鉴

论文共鉴

浅谈如何在项目监理管理工作中提升员工的执行力

作者:张延军    部门:宝鸡过境公路项目现场管理组    发表日期:2019-07-12    浏览次数:5879

字体调整:[ + 放大 - 减小 ]  

摘要: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工程管理对监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交通部2016年新颁布的《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16)进一步明确,“现场监理工作应以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突出程序控制、工序验收和检验评定,精简旁站、抽检和内业工作量,落实监理对施工质量、安全问题的否决权,提高监理工作的有效性”。本文以国家高速公路连霍线(G30)宝鸡过境公路项目为依托,对现场管理组在质量监管工作中因执行力不到位导致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管理组在后续监理管理工作中就如何提升监理工作执行力进行的一些尝试和做法进行了总结、探讨,以期为现场监理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监理管理   提升  执行力

一、现场质量监管工作中因执行力不到位而出现的问题

在目前全面推行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大环境下,公路参建各方都比较重视质量,很少会出现质量事故。在施工质量方面,往往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关键指标合格率不低于98%均能够达到,但弱项指标的合格率却常常不尽人意。以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为例,常常是首件工程合格率可以达到90%以上,施工过程中不断下降或或高或低无规律;开展专项整治,合格率马上提升,整治结束了,合格率又下降了。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执行力的问题。

以预制梁腹板保护层厚度为例,从施工作业角度讲,其主要影响原因无非两个方面:

一是钢筋加工和安装精度,要求底板、腹板的环形箍筋长度误差≤5mm,在采用数控机床进行钢筋加工的前提下,加工误差是能够保证的,安装误差就成了关键影响因素,在使用安装胎架后安装误差也基本可以消除;

二是保护层厚度垫块的设置,要求每平米不少于5个,绑扎牢固。这个环节主要依赖作业工人的执行力,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要求密度布设,并规范绑扎、牢固,则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是可以保证的。宝鸡过境公路项目(以下均称本项目)B-C20合同段预制梁腹板钢筋保护层厚度一直能持续保持在90%以上就是例证,但其它标段在首件工程及前期施工中该项指标情况良好(合格率>90%),但后续合格率下滑严重,个别标段在月度考核检查中该项指标合格率仅为74%

从质量监管角度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也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事先控制,二是过程监控。

(一)事先控制

1、严格监督执行对标准化设备的强制性要求。陕西高速公路建设集团《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明确要求预制梁钢筋加工必须采用数控机床,安装应采用定型胎架。数控机床的性能和加工精度是否能满足规定要求,胎架制作的刚度和精度能否满足规定要求,如果不满足则不得予以使用,这是体现监控执行力的第一个环节。

  2、审查施工设计图文件,编发施工作业指导书和分项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组织进行三级施工技术交底,督导旁站首件工程施工,对首件工程进行总结批复,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材料、设备、工艺工法要求及相关施工技术参数等。这是事先控制的第二个环节。其它方面一般能够做到,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仍以预制梁板施工为例,在总结以往项目容易出现的梁板几何尺寸(梁长、梁宽、角度)误差导致伸缩缝预留宽度不符合设计,致使伸缩缝无法安装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现场管理组制定了梁板纸上(CAD)放样制度,要求各标在梁板预制前,必须由项目总工负责,使用CAD软件对梁板进行逐片放样,并进行纸上架设,以确定每片梁板的施工参数(梁长、梁宽、角度、高度等),对设计中错误的部分进行修正。同时,要求主管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梁板进行独立纸上放样复核,建立纸上放样台账,以此指导一线施工。以最终保证预制梁架设后线形直顺,伸缩缝预留宽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基于该项制度的执行,发现了B-C18标凉泉桥支座垫石标高参数错误及刘家河桥箱梁悬臂宽度及梁长错误、B-C19标石坝河箱梁悬臂宽度及梁长错误、B-C20标神农高架桥梁板悬臂宽度错误等问题,请设计单位予以了纠正。B-C20合同段神农高架及立交枢纽梁板安装后,共78条伸缩缝预留宽度合格率达100%,执行稍差的B-C18合同段共45道伸缩缝,预留宽度合格率91.1%为,B-C19合同段共22道伸缩缝,仅有1道误差超出规范要求,误差产生原因多为预制时模板安装误差导致梁长误差较大,个别为预制梁安装误差控制不严格。

B-C21合同段在前期施工中未实际执行该项制度,施工图设计中的错误未被及时发现,致使2016年度预制的共13420m箱梁几何尺寸误差较大,最终导致14道伸缩缝预留宽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占总数40道的35%。其中主线K330+120桥箱梁架设后出现因悬臂、梁长及角度参数错误导致的错台情况。

现场管理组在2017年春节复工后进行了专项核查,发现了B-C21合同段未实际执行梁板纸上放样制度的问题,组织B-C21标重新对尚未预制的梁板进行了纸上放样,发现了主线K330+534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及时请设计单位进行了修正,避免了后续施工梁板出现问题。上述情况也证明了预制梁板纸上放样制度的必要性,也验证了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制度若得不到严格执行,等于没有制度。

    3、首件工程认可制应同班组首件作业认可制结合执行,如果施工过程中,已经首件作业认可的班组主要技术工人或1/3以上人员发生了变更,则应重新组织进行首件工程认可。这是事先控制的第三个环节,一般不容易做到。

因组织管理问题,本项目B-C21合同段预制梁作业班组更换频繁,在14个月的作业时段内,班组彻底跟换有4次之多,期间作业工人流失、更换也是常事。导致该标段预制梁施工质量不稳定,整体质量处于全线最低水平。

从监管角度总结,当作业班组主要技术管理人员被更换或班组彻底更换后,没有第一时间重新组织进行首件工程及班组首件作业认可,后续班组、工人对既定工艺工法要求及质量标准不熟悉,导致施工质量严重下滑,这是事先监管的第三个环节出了问题,现场监管人员对既定制度执行不力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二)过程监控

1、过程巡视。新监理规范明确了以巡视为主的现场监理工作方式,要求监理工程师应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巡视施工现场,对施工的主要工程每天不少于1次。这是过程监控的第一个环节,监管人员基本能够做到,但巡视工作的质量却因人而异,与巡视人员的专业素养、执业经验、工作态度等密切相关,专业素养高、执业经验多、工作态度积极的监管人员容易在巡视过程中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令、指导纠正,反之则不然。

2、工序验收。新监理规范要求监理工作应以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突出程序控制、工序验收和检验评定。本项目现场管理组在钢筋笼(骨架)、混凝土构件成品的中间验收中将施工单位自检体系中的“三检”(工人自检、班组互检、质检部专检)同监理工程师抽检验收融合衔接,在工序验收中创新推行“三色”工序检验制度,旨在明晰并夯实岗位责任,强化工序验收的质量监控效果,以工序质量保障成品质量,以工序质量的提升来保障成品的品质。

      

这一制度在项目前期执行较好,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随着工程的全面展开,工序验收频次增多,制度的执行力在各标段程度不同的衰减了。尤其是20174月开始项目全面展开大干,在进度压力下,施工单位的三检退化成了质检部报检,前两检的标识成了表面文章,现场监管人员因对工序质量的精细化不认可,红色标识也不愿意标涂,现场监管矛盾突出。为保证工程进度,管理处要求简化监管程序,工序检查要尽量实现施工自检、监理抽检同步,导致三检制度被淡化。而制度的淡化,程序的简化,最终导致工序验收质量监控力减弱,精细化作业无法保证,成品质量品质下降较明显。

(三)成品检验

新监理规范将检验评定作为重点突出内容进行强调,可见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而检验评定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分项工程的中间检验评定。为确保分项工程中间检验评定不走过场,本项目要求分项工程检验评定必须由主管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总工或质检部长、现场技术主管、施工负责人参加(测量、试验人员配合),根据分项工程现场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和频率逐项进行实测实量,并同时对外观质量进行现场验收,结合工序质检资料,进行分项评定。上一个分项未经验收下一个不得进行施工,分项工程未经检验评定不得进行计量支付。对现场检验发现存在问题的,在规范容许整修范围的,限时进行整修;超出外观缺陷限制项规定或规范不容许整修的应在24h内进行报废处理。

在前期施工中,该项制度执行情况良好。2016年度本项目因中间检验评定不合格被指令报废墩柱5根、预制梁板3片、砼护面墙2310m、路堤混凝土边沟480m、路堑平台截水沟4630m。质量监管环境严肃,程序控制严谨,质量控制态势良好。但随着2017年中项目掀起大干,进度目标压力增大,一个分项完成后,不能第一时间进行中间验收或个别施工单位有意拖延验收,导致上一个分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外观质量问题和精细化作业方面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整治,引不起施工单位和作业人员的充分重视,后续同类分项类似问题仍然存在或外观缺陷不减反增。同时,因进度压力大,施工单位以资金矛盾为由对一些存在外观缺陷而未整修的分项申请计量,管理处从外观质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可后续修整方面考虑,要求现场管理组准予计量支付,导致监管程序被弱化,现场质量控制尤其是外观精细化提升方面逐步陷入被动。虽然管理组针对多发问题或突出问题通过组织召开现场专题质量会议或专项整治活动进行了强化整改,要求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无法组织中间验收的情况下必须进行独立验收,确保分项工程质量合格的底线,但品质工程建设的大氛围已无法实际形成。

从监管角度总结,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执行分项工程中间检验评定是质量控制态势陷入被动的主要原因,并最终导致现场质量监控效果事倍功半,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二、如何提升执行力

综上所述,有目标而没有执行力,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有制度而得不到严格的执行,等于没有制度。执行力对提升监理工作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监理机构作为公司派驻到施工现场代表公司履行监理工作职责的一级临时组织,其执行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其监理工作水平。那么,如何提高监管人员的执行力呢?

(一)监理机构组织管理方面

1、将公司执行力文化作为组织管理的核心内容,贯穿始终。

咨询公司作为陕西公路监理行业的排头兵,从1992年成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各项管理制度更趋完善、规范。尤其是2014年以来,公司对原有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修订,就项目管理而言,修订后的《监理项目核算办法》、《监理项目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加强了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管、考核和奖惩,对项目执行良好为公司取得荣誉的监理机构予以褒奖,对项目执行不佳影响公司声誉的进行问责。项目负责人责、权、利进一步明确,公司对项目的考核、督办和问责力度进一步加大,执行力文化已经成为了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以公司新的企业精神“和谐、创新、高效、卓越”为指引,积极践行“笃诚俢睦、尽责有为”监理精神,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将公司执行力文化渗透到管理工作的细节中去,不断提升员工的执行力水平。

2、重视团队文化建设,打造一支具有凝聚力的项目团队。

项目监理机构应通过精心设计载体,积极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建设活动,让员工树立强烈的团队意识,使其能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通过团队活动促进组员间相互了解,增加情感认同,消除沟通壁垒,形成同心协力、友爱互助的和谐工作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养组员对团队的责任意识,使其意识到团队的盛衰荣辱与每个人有关,如果自己的工作没有干好,就会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没有良好的凝聚力,团队就会呈一堆散沙,整体战斗力就差,团队的工作原则、方针、制度的执行就容易被阻碍,现场监理工作有效性就会差。

3、建章立制,为提高团队执行力保驾护航。

项目监理机构应在公司《监理项目标准化管理文件》的指导下,结合项目实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部门职能,明晰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消除职能部门之间、个人之间沟通和协作的壁垒,做到管理无缝对接,提高项目团队的整体工作执行力,提升监理工作效果。

本项目为了强化隧道初支验收工作,管理组建立了初支断面10m专项验收制度,由管理组专业工程师负责,对隧道工程以每10m为单元,从钢拱架间距复检、初支表面平整度及突起物清理、渗水点位置及处理情况、仰拱顶面标高控制、半圆管铺设、纵横向排水管铺设及三通、初支断面扫描、初支雷达扫描、土工布及防水板、二衬成品、预留洞室等共12个方面进行专项验收,并建立台账,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进行处治整改。现场监管效果较理想,经第三方交工验收,宝鸡过境项目48座隧道累积8600多延米,二衬厚度合格率99.8%,最小厚度为设计厚度的95%,强度、平整度及断面合格率100%。在后续的项目管理中可以借鉴。

          

4、明确工作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有的放矢,提高团队执行力。

根据项目监理工作总体目标,细化各部门的工作目标,以部门目标各岗位分工明晰个人工作目标;督导各部门、个人将工作目标按时间段、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分解;逐级对目标执行计划进行审核,以个人目标的实现保障部门目标,以部门目标的实现保障监理机构总体工作目标。以目标引导行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通过执行将目标变成结果。

为了加强主要项目及工序质量监管,管理组编制了《现场监管人员主要项目岗位职责明细表》,进一步夯实细化了现场监管人员职责,较好的提升了现场监管效果。

       

5、完善监督机制,保障员工执行工作的成效。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结合岗位职责、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考核,防止因为员工的懒惰和执行不到位影响整体监理工作的成效。监督要形成长效机制,不能时有时无,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人而异。

因本项目为自管模式,管理处对现场监管人员发放了重点建设项目施工岗位津贴(3555/天), 管理组以该部分津贴为基数,制定了《现场监管人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及《现场管理组日常考核处罚办法》,加强了对现场监管人员的日常管理,较好的解决现场监管人员在履职担当、服务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的提升了监管人员工作执行力。2016年度主管B-C21合同段的桥梁监理工程师因未实际执行预制梁板纸上放样制度,造成较严重的后果,根据考核管理办法被清退出场,另一名主管隧道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因多次违反工作纪律,消极怠工,连续2月处罚金额超过津贴基数,被清退出场。给其他监管人员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在之后的项目管理中,可以考虑在工资中划定一定比例的额度列为绩效考核基数,以加强监理人员的工作执行力管理。

另,为推进施工单位自检体系的良好运转,增强项目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夯实自检体系相关人员岗位责任,使得自检体系切实起到质量安全隐患及问题“一级过滤”的作用,提高自检后监理工程师工序验收通过率,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有力推进工程进度。由管理组组织制定,管理处明文下发了《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月度考核评价办法》,对本项目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从工作态度、业务水平、质量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共5个方面进行月度综合考核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相应的奖励和处罚。较为遗憾的是,该制度因多种原因并未实际执行,可以在之后的监理项目中进行试行,以检验其施行效果。

          

(二)监理人员执行力培养方面

1、树立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对团队的归属感。

一个人专业素质好,但对企业的价值观不认同,对项目团队没有归属感,则永远是一个外人,对公司和团队就缺乏责任感。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才会自觉维护公司及团队的利益和荣誉,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在每一个环节中力求完美,按质、按量地完成计划或任务。

项目监理机构应将公司“和谐、创新、高效、卓越”企业精神和“品质服务、诗意生活”新理念流传到每个员工的思想意识里,使员工在认同企业价值观念、信念的基础上,愿意成为公司、项目团队的一员,以能成为其中一员而骄傲。在这样的前提下,员工才会具有较高的责任感,才会同企业、团队同呼吸共命运,才会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2、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工作思维方式,提高工作执行力。

工作态度就是我们对工作的认知和看法。如果认为干好工作很重要,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并取得良好成绩,这就是积极的工作态度;如果认为工作干的好坏无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能混工资就行,这就是消极的工作态度。态度不仅决定着员工工作时的执行力强弱,更决定着员工工作的效率高低。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好的工作思维方式是方法总被困难多,工作中迎难而上,想法设法解决问题;个人解决不了,也不气妥不放弃,主动寻求同事或团队的帮助。坏的思维方式是平时咋咋呼呼,遇到困难唯唯诺诺,困难解决不了索性绕着困难走;耻于寻求帮助,破罐子破摔或自欺欺人。

在监理项目管理中要注意培养员工积极的工作心态和良好的工作思维方式,只有工作态度端正的员工才能认识到积极地工作对自己和团队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工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只有拥有良好工作思维方式的人,才能具有积极的工作心态,从而在工作中取得成就,赢得自信。

员工更优秀,团队更强大,企业才会更壮大。

3、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

监理工作的重点是监督和管理,并强调程序控制。很多员工将监理工作内容片面的理解成了监督,而缺少管理的概念,监督过程中也片面的强调程序,而不重视事前咨询指导和过程巡查,形成一种被动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常有的状况就是:面对某项工作,先看施工单位怎么干,看看再说,等既成事实了,再拿规范、标准说事,指令返工;或在过程中遇到上级领导或业主检查发现问题了,要么说不知道,施工单位没有报检,要么就是把施工单位现场人员训斥一顿。造成了一种不负责任和没有担当的坏影响。这是一种懒作为、慢作为,是被动的、不良的工作习惯。

在项目监理管理中,应仔细观察、勤于督查,及时发现员工身上坏的工作习惯,主动帮助员工认识到这种习惯的危害,教育、引导员工摒弃懒惰,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做好事先监理,对施工单位要监帮结合,指导帮助在先;过程中加强巡视,严格监督检查,将施工行为约束在规范、标准的框架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令整改;成品验收严谨、科学、实事求是,不掺杂个人情绪进行评判,勇于担当,以理服人。

4、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持续提高其执业能力。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监理作为社会监督的代言人,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随着公路建设市场的发展,社会及业主对监理的期望越来越高。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要熟悉国家、行业现行的有关规程、规范、文件、以及法律、法规等,在具体项目中要充分熟悉与本工程建设有关的设计文件、合同文件及管理文件,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

项目监理机构应借助公司优质的专业技术平台,积极创造条件,给员工提供尽量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坚持开展岗内业务学习培训,老带新,传帮带,帮助员工在专业素质方面持续不断地提升;鼓励员工利用碎片时间自觉学习,对积极考取各类专业资质证件、学历职称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给拥有资质证件的员工给予更好的岗位和薪资待遇。持续不断增强全体员工职业素养,提高项目团队的整体执业能力。

三、结论

宝鸡过境公路项目从进场施工到通过交工验收,如期实现通车目标,共历时38个月,期间未发生一起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作为公司派驻到项目的现场监理机构,现场管理组较好的完成了监理工作任务。在项目监理管理中,就如何提高工作执行力做了一些积极尝试和努力,其中多数是公司明确要求做的或在公司指导下进行的,有一些是管理组结合自管模式的特点进行的尝试,在此予以总结,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点有益的思考。

想要提高一个团队的执行力还要从更多的方面去努力,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提升工作的执行力来提高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借以持续提升整体监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彰显高速咨询监理品牌和监理特色,为实现公司做强做优贡献一份力量。

快速导航

  上一条:振动饱和水密法在高速公路通道基坑回填中的技术应用
  下一条:已没有信息了